欢迎光临7D互动电影院加盟品牌,9DVR虚拟现实体验馆,5D动感影院设备生产商,奇影幻境官方网站,四川卓信智诚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微信二维码 | 收藏本站 | 移动版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
4009-617-508
028-8756269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冰城”影院:一些怀想与N种猜想

文章出处:卓信智诚科技 人气:发表时间:2017年01月19日

110年后,本土影院惨淡没落外来影城风生水起

未来,冰城影院还有多少潜力可挖

近日,韩国CGV影城、华谊兄弟影城纷纷杀入

一些怀想与种猜想

华臣影城、金安国际影城、新东北影城、万达影城中央店……当下,众多影城集中在了哈尔滨道里区,其他区域寥寥无几,不过这一现状即将被打破。记者获悉,除了松北区的星美影城、利民开发区的皇诚影城已开门迎客后,今年四五月份,位于哈尔滨学府路凯德广场的韩国CGV国际影城、位于哈尔滨群力新区金鼎文化广场的华谊兄弟影城,也将陆续开业。这标志着哈市影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格局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于昔日,很多老影院的职工讲述了他们的诸多怀想。对于未来,冰城影院还有多少潜力可挖,业内人士也表达了N种猜测。

时光匆匆,那些画面却宛若眼前,如今32岁的王宏旭那时每每放假,都会把学校发的两毛五一张的暑期电影联票,当宝贝一样夹在语文书里,为的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挤入亚细亚电影院看电影;

1996年,和平电影院正在上映《甜蜜蜜》,片中,黎明骑着自行车、张曼玉在后座甜蜜地笑,如今已42岁的王璐正是借着这种浪漫氛围,第1次牵起女友的手。

爱电影的他们可能不知道,就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一群人,成就了哈尔滨电影事业曾经的辉煌,要知道在电影票只要几毛、几分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哈尔滨曾出现过“超千万的电影院”;他们可能更不知道他们热爱电影是有渊源有传统的,要知道早在110年前,电影院,就是在哈尔滨出现的。

时光匆匆,辉煌已成过去,2012年,哈尔滨有影院8家,总票房达到1.5亿,但无论从数量还是票房上都远低于同处东北的沈阳等地,冰城影院还有多少潜力可挖?这其中有猜想,也有梦想。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轮回,冰城电影这列“梦想地铁”,能否驶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春天?

这里有电影的历史

中央大街与西十二道街拐角处是中国电影院的“发源地”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俄国摄影技师潘·瓦·考布切夫创建了中国第1家电影院。在那木结构的影院里,吱吱作响的旧式放映机下,昏暗的光影之中,富家太太小姐们津津乐道于那没有声音、语言及艺术效果的“时髦艺术”。等到上海建成第1家电影院时,哈尔滨已经有了5家电影院。这便是关于中国电影初的白描。

这里不缺历史:如果以“中国第1家影院”创建那年为坐标的话,30年后,刘焕秋在哈尔滨成立第1家电影摄制公司,拍摄了无声片《山洪情劫》;46年后,新中国第1部长故事片《桥》在哈尔滨铁路车辆厂开机拍摄,而后,《中华女儿》、《赵一曼》分别在哈尔滨拍摄外景。近百年来,在哈拍摄的电影就有100多部,整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电影史上初的光荣与梦想。

浪漫地设想一下,如果影院一直没有倒闭,直到今日还在放映早的关于哈尔滨历史的纪录片、故事片,那么外地游客就会全面了解哈尔滨,旅游、餐饮也会随之大赚一笔,哈尔滨在全国乃至世界也会更有知名度。可惜,设想代替不了现实,阿成在《和上帝一起流浪:犹太人哈尔滨避难记》中记载了真正的历史:“独自拍摄影片的考布切夫却不是一个能经营电影院的人,他的电影院终于倒闭了。在倒闭之前,他的影院连续放映了三天免费电影。当时的场面热闹。考布切夫把这一切也都拍摄下来留作纪念。要知道,时光是不能倒流的,只有胶片才会记录下这一切。而且,人们永远活在胶片上。”现在,也不知还有几人知道,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与西十二道街拐角处,是中国电影院的“发源地”。

这里曾经是影院“霸王”

天鹅、亚细亚票房都曾超千万

当人们不满足于现状时,口里说的多的是“想当初”。聊天时,很多电影人也都爱追忆电影火爆时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那个业余生活严重匮乏的年代,电影是全民的娱乐狂欢,现在看来谈不上美观的电影票,在当年不错是宝贝,从初的红色老电影,到后来陆续引进的南斯拉夫、美国、德国、阿尔巴尼亚、朝鲜、印度电影,以及国产电影,都成为寻常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曲建全,现任哈尔滨华臣影城总经理,1983年参加工作时,20岁的他在大连友好电影院(原名中苏电影院)负责跑片,“那时都是胶片电影,我负责把片盒子从上一家影院取来,一个半小时后骑着摩托车再取一趟。”谈及当年盛况,曲建全用“难以想象”来形容。“不是挺火,是相当火。售票窗口就在大道边,我们早上8点上班,半圆形的售票口一开,人就全都涌了上来,有些疯狂的直接跳起来从别人头上爬过来,管下面是谁呢,买完票扬长而去。通常不到一个小时,票就被一抢而空。”

正是因为场场爆满,曲建全称那时电影院的检票方式有些特别,叫“敞门入场”,意思是进门时不是凭票入场,临近电影开场时,服务员将在厅里溜达、没有票的请出去就完了。也正是因为火爆,有时遇到好电影还得托人买票,在电影院工作的人非常吃香,“找对象都好找,放映员到乡下那更是车接车送,走到哪儿都有人用羡慕的眼光看我们。”

同一时间段,哈尔滨影院的盛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任哈尔滨万达3家影城总经理的刘冬明还记得,那时家在新阳路上,自己高兴的事,就是去松拖文化宫(现欧洲新城附近)、朝鲜民族文化宫(建国公园对面)看电影。他记得那时的票价是5毛左右,他记得《少林寺》、《海市蜃楼》都是那时看的;他记得,那时自己特别好的朋友的父亲在电影院工作,每次过年他都借光和几个朋友一起看通宵电影,每次快到早上都会迷迷糊糊要睡着,等到精彩画面又马上醒了,早上六七点回家睡觉;他还记得,每次散场的场面都格外壮观。

在中央书店工作的韩晓光记得,下班后能看场电影,那不错是享受。“通常下班后会早早回家吃晚饭,然后做好准备前往影院看电影,坐到影院的木板椅子上,就会感到特别幸福,如果再买一串糖葫芦或者雪糕,或者是5分钱的汽水,那简直就是天堂了。”看完电影回到家,韩晓光常常兴奋得难以入眠,“第二天,还要跟亲属、朋友、工友炫耀我看什么了。”“那年代,你要是不看电影,那就是落伍。所有人都在讨论近演的电影,你要没看就会抓心挠肝的,就寻思着得赶快把电影看了,好与大家有共同语言。那时票价便宜,一人看场电影只要两三角钱,看一场电影就是一顿饭钱。”

在曲建全这个外地人的印象中,哈尔滨电影院当年的火爆不错不是吹的,“那时全国影院都火,但没有几家是一年票房‘超千万’的,而哈尔滨不仅有,还有好几家,天鹅、亚细亚都是,为此我们大连的许多影院还特意组织人来哈尔滨学习管理经验。”问及学到了什么成功经验?曲建全一笑,“没啥,哈尔滨底子好,这里的人都爱看电影。”

老影城之困

没资金装修难

体制老负担重

提起在老影院看电影的那些日子,很多人会想到《小花》、《庐山恋》、《爱情是什么》……然而都说“花无百日红”,随着90年代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的出现,话剧、音乐的兴起,电影不再一枝独秀,曾经一票难求的售票窗口前,变得冷冷清清。

此时,哈尔滨的老影院交上的是一份连及格都谈不上的试卷。

日前,记者走访了哈尔滨的老影城,亚细亚电影院、兆麟电影院、和平影院、儿童电影院、新闻电影院……越走心越凉,曾经拥有太多“想当年”辉煌的它们,如今都已改弦更张。位于道外区景阳街的新闻电影院,每晚都在上演“二人转”;位于道里区西七道街的兆麟电影院,一楼出租给眼镜店和茶艺店;位于南岗区果戈里大街上的和平艺术电影院,成了一间网吧;同样在果戈里大街上的亚细亚电影院,已关门歇业;位于道里区尚志大街与经纬街交口的儿童电影院,曾被出租给二人转剧场和皮草商城,据说下一次“变脸”有可能是某银行……哈尔滨的老电影院,从初在全国的遥遥先进,变成当下的挣扎在生存线上。

在哈尔滨市电影公司工作了将近20年的一位职工,每每提起,都有想哭的冲动:“想当初我们可是有14家电影院,每家都很红火,现在呢,除了黄了的一两家以外,其余电影院都分几批出租给银行啊、卖电器的、卖手机的了,一家放电影的都没了,我们就靠着租金开工资。”

提及怎样让老影院走出困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每个人的回答都是难:系统在册1000多人,在职500多人,既要养活这些人,又要拿出钱给影院进行重新装修,投入太大,少说几千万,多说要几亿,真是进也难、退也难。

世纪兴衰,百年沉浮,哈尔滨电影业远离了过去的中心地位,而愈加边缘化。在影院转企的十字路口,哈尔滨的大小影院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驻足和观望。在沈阳、大连等其他城市纷纷对老影院进行改革的同一时间段,哈尔滨的老影院一直没有太大的动作,人们看到的是为了生存,影院变得越来越小。没有抓住机遇、成功转制的它们,慢慢没有话语权,曾经拥有太多“想当年”辉煌的它们,只能成为一种追忆。

外来影城风生水起

有雄厚的资金有先进的运营理念和经营形式

老影院的尴尬境地让很多人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现在冰城人不爱看电影了吗?答案当然是不。

电影票价的增长,也没能阻挡人们迈进影院的脚步。对此,金安高宝影城经理王秋娜深有感触。她表示:“哈尔滨人的观影习惯是多年积淀的结果。以前几毛几分时,看电影的人多,曾创造了过千万的票房。现在票价是过去的好几十倍,两个人看电影动不动就得花百八的,尤其像《金陵十三钗》等影片都将低限价提到了40元,但来观影的人数还在逐步增长,尤其是周末,我们各家影院大厅都是人山人海,通常上午开门时,就把下午和晚上的票卖光了,恨不得再多开几个厅。”

因为有着雄厚的资金,大量外来影城在哈市异军突起,先是靠房地产起家的万达影城,随后是大连来的华臣影城,再随后是新东北影城、金安高宝。即将开业的还有打造5D影院概念的韩国CGV希界维国际影城、位于群力新区的哈尔滨华谊兄弟影城……他们带来了不同的运营理念,不同的经营形式,以及不同于老影城所墨守的体制。

提起这些,老影院职工不服,“他们不就是有钱,又赶上国家的好政策吗?像万达的人根本就不懂电影,他们的放映员很多都是从我们这边聘过去了,他们在那都是主力干将,又帮这些影城培养了新的放映员。”

这位职工说的是事实,万达如是,高层很多都是总部从国际餐饮连锁机构挖过来的,对电影一窍不通,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让影城赚钱,作为旁观者,深谙其中道理的曲建全对万达涉足电影业不意外,“一个经济实体要向前发展,必须是互动式综合体,这个集团才能成规模地发展,所以才有养鸡的干房地产、干房地产的干影院,都是跨行业经营模式”;对于万达规模越做越大,曲建全也不意外,“就像靠开书店赚钱的,并不一定是文人,而是商人。他们可能不懂电影,但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服务会让人们满意,影城比酒店好管理多了。而且就如同美国所有的影院都建在商场里面一样,有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排名前50名的影院中,有49家都坐落于商业地产项目中。这种集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模式,也很符合当代人消费的理念和习惯。”

冰城影院

未来的N种可能

新兴影院进一步涌入冰城

改革老影院加入产业竞争

对于哈尔滨的市场,曲建全更愿意用待发展概括,“像话剧这样的艺术形式,在一些城市已经看不到了,但是在哈市,话剧团依然有着不错的生存环境,百姓也喜闻乐见这样的艺术。像这样的文化氛围,至少需要百年的文化积淀才能造就。就电影产业来说,现在哈尔滨电影院的饱和量没达到,文化分布的格局也不完善,这几家影城基本聚在道里,打个车10分钟就到了。我们也期待和本土以及所有外来的影院一起,把电影这块蛋糕做大。”

按照发达国家的水平,平均每700人应拥有一块大银幕,哈尔滨距离这一标准还差很远。曲建全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好哈尔滨的文化市场与发展潜力,来自国内外的资金相继注入,在哈投资建设了许多新兴的文化产业。六年时间,哈尔滨的电影票房由一百多万飙升到过亿,已形成多家现代化影院鼎立繁荣的局面。而在未来几年里,陆续建成的新兴影院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文化产业布局。就在这片黑土地上,在这见证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北国都市里,沉默中的哈尔滨,将继续探索各种可能的发展途径。

如今,哈尔滨老影城的未来也引起多方关注,悲观者表示,不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来说,老影院都很难再翻身,而且兆麟电影院等五家电影院都具有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的双重身份,改造很难。而更多的人在为老影院出谋划策:比如从中选出一处、成立电影博物馆,在上映电影之余,展示哈尔滨电影史;再比如和有实力的影院合作、各取所长,毕竟老影院几乎都身处黄金地段。

曲建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哈市老影院改革提出了建议:“1996年,大连电影院进行了初步改制,就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2004年,包括我在内7个董事投资建立了大连电影有限公司,成为电影行业改制中第1批吃螃蟹的先行者。改制改什么?从人开始,你得让电影人先有热情,电影才能有希望。人们的积极性有了,就等待合适的时候重新华丽转身,到时候老电影院也将加入影院产业的竞争。”

此文关键字:大连电影   冰城影院